• 7878888999
  • youweb@glasseskz
  • 金沙集团1862成色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 定制化设计一站式临时空间解决方案

  • 高端产品行业领先进口生产线

  • 核心技术装配式移动建筑系统

公司新闻
   金沙集团1862成色 > 公司新闻

金沙集团1862成色2021届中国中医医院优秀管理案例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2-02 05:03  浏览:

  金沙集团1862成色2021届中国中医医院优秀管理案例在中国医院协会中医分会年会上公布。此次广州艾力彼(GAHA)的评选旨在推动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管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广各地中医医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的典型经验,遴选出中医医院管理标杆医院。

  为提升护理人员中医临床思维和辨证施护能力,持续改进中医专科护理质量,自2014年起,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框架、高效便捷为主线、持续改进中医护理质量为目标的核心理念下,护理部开始组织研发中医护理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该系统通过路径导航、智能知识库等实现了护理全流程数据采集、医疗信息共享和利用,以及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中医护理方案(技术)的应用与优化,达到了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提高中医护理效果、增强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目标。

  该项目在思想观念范畴内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绩效改革方案顺应国家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的方向,践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特点,适应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建设研究型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的战略布局,构建DRGs绩效评价体系,为实现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通过绩效考核,推动医院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全方位的绩效管理,实现效率提高和质量提升,促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地见效。

  该项目通过“医康融合”模式,整合学科,突破康复医学科在临床服务能力上的限制,将康复服务嵌入到各科室,提供覆盖多病种的康复诊疗服务,真正实践“生物-心理-社会”的理想医学模式,从而提升医疗质量,提高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效率,同时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治疗费用;同时改革和创新康复医疗管理制度,针对临床具体情况,研究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康复临床管理和绩效奖励制度,为康复治疗开展提供支撑和动力。

  针对患者挂号难、看病难、复诊难等临床痛点,基于信息技术成功开发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分时段诊疗、检验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网上复诊及药品邮寄等线上服务,提高了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度,形成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线上线下一体的医疗服务模式。实现与医保贯通,助推我院诊疗服务的扩容和增量,拓展了医疗服务空间,延伸了医疗服务半径。截至2021年9月,共完成线个省、市和自治区,服务量位居中医院前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本项目围绕手术复用医疗器械的灭菌后清洗不合格、器械性能改变、包装破损、包装方式错误、归位不准确等问题开展精益改善。旨在消除科因复用器械灭菌不合格引起的安全隐患和二次灭菌成本增加、医护因寻找器械引起的时间浪费。运用头脑风暴、鱼骨图、5S等工具进行快速改善,建立了A-P供应班,做到器械清洗、包装、灭菌、归位进行全流程监控,最终使复用医疗器械灭菌后不合格率从0.5%/月下降到0.07%/月,降低流程中的浪费,节约了成本,保障了手术器械及时、高效、安全的供应,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该项目聚焦临床教学中蕴含的医疗安全风险,从“临床教师教学授权、受训医师医疗行为监督、HIS系统师生双授权建设、医教协同实施运行、岗位培养评价体系、持续质量改进”六个维度开展医疗安全风险管控的建设与管理。通过项目实施,一方面创新医疗安全管理理念和路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为临床基地提供更安全的教学环境,提高各类受训医师的培养质量,实现医疗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具有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项目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基础上开展,最终建立了以“集体接诊、单元康复金沙集团1862成色、技术规范”为核心理念的中风病中西医结合康复单元管理模式,并构建了数字化管理平台信息系统。该创新模式规范了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内容,显著提高了中风病临床疗效,已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系统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等荣誉。

  四川中医重症专科联盟自成立以来,依托四川省中医重症质控中心,建设重症医学临床信息平台,实现线上会诊、查房、病例讨论等,提高联盟医院临床医疗水平;联盟单位通过信息平台上报医疗质控数据,实现动态监测、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整合川内优质重症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和讲座培养了大批有中医重症思维的专业医疗护理人才;建立联盟内单位绿色转诊通道,促进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

  随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公立医院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服务临床成为必然,开展专用设备的使用评价成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本项研究通过选取专用设备的典型经济学指标,对其开展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分析评价,考察其在投资决策、维护保养、耗材使用、房屋占用、人员管理、收支核算、折旧报废等环节中的适应性情况,提出科学精准的管理建议,以促进医院科学配置资产,提高使用效率,推进资产的共享共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辽宁省首家中医互联网医院的运营机构,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打造包括发热咨询、健康咨询、常见病与慢性病咨询,复诊续方,预约挂号,检查结果在线查询,电子病历复印,电子缴费凭证打印,健康资讯,一站式支付与线上药品配送及慢病随访为一体的互联网医院智慧就诊新模式。同时打造“云”商城,共建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宣教,全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满足群众多层次与多样化的健康医疗需求。

  医院感染暴发会造成严重后果及不良社会影响,是医院各项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医院常因实验室检测受限、监测数据缺失或滞后、院感专职人员不足等原因,难以早期精准识别院感暴发,错过最佳的处置时机。我院通过购置专业设备并优选数种优势互补的平台工具,构建全面、高效、实用的信息化防控体系,实现精准快速检验,标本及危急值报告闭环管理,全程云端感控PDCA,筑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感染暴发精准防控之墙。

  该项目自2001年始,在全国首创提出以“名中医工作室”为基础的中医药传承模式,多渠道开展学习与继承,以录像、录音、数据库、文字等不同形式保留名老中医诊疗过程和经验,构建起了具有“大医精诚、龙兴华医”文化特色的中医继承、发展、创新的平台;该项目总结、凝练和提升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提高了中医药原创成果的表达度;带动了医院医、教、研全面发展;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卫健委的认可,并将“名中医工作室”模式向全国推广。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治疗的场所,具有技术要求高、突发事件多、工作强度大、工作节奏快等特点。基于此,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改进管理方法,通过改进式管理流程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与人员分工,更加关注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并强化薪酬激励机制金沙集团1862成色,加强人员协作,不断完善电子网络系统等硬件设施,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开展“评审标准双重对标”。对标三甲中医院和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建立每日行政晨“221”模式对标学习机制,组建对标小组每月对标,形成PDCA良性循环。

  落实“绩效考核向上对标”。对标“国考”和“市考”,盯紧中医药特色,修订绩效考核方案,提升考核成绩。2018、2019“国考”分列全国83名、81名。

  实施精细化项目、标准化流程。2020-2021实施精细化项目150余个,打造标准化流程100余个。2020第六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中,荣获7个优秀案例、28个人气案例,最佳组织奖。

  本案例通过微信平台每日进行大样本、多层次、度满意度监测,以大数据客观分析为基础,每月列出各科存在问题整改清单,督导科室在一周内做针对性整改并上报整改成效,安排专人跟踪评价远期效果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从满意度得分、问题整改及时性、整改质量三个维度与科主任目标考核挂勾,持续改进满意度测评后的管理。门诊患者满意度从改善前的89.5%上升到改善后的95.1%,将常态化满意度监测与紧抓整改时效性、追踪远期整改质量相结合,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大幅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提升医院组织管理水平。

  项目概况:玉溪市中医医院“互联网+健康项目”2015年启动,目前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影像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互联网+等40多个模块的信息化覆盖;配置两个数据中心,9台服务器、4台存储、2台核心交换机,实现网络容灾、存储容灾、服务器容灾,确保信息管理系统7×24小时为临床、为患者提供持续、安全的服务。

  项目意义: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医院就医“三长一短”、医疗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常州市中医医院在“中医调节系数”政策指导下,积极开展专项培训、制定医保中医占比专项绩效考核金沙集团1862成色,通过推进院内自制制剂、协定方以及挖掘名医诊疗技术等方式,充分发挥孟河医派诊治特色,全面提高医院中医中药使用率。通过上述措施,医院医保费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均得到显著提升,次均费用明显降低,患者就医负担减轻,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优势日益显现,医保基金管理得到健康、稳步和有序发展。

  我院全面开展固定资产管理革新工作,针对资产使用效率、管理职责、监管力度等关键问题,采取区块链技术、依托网格化管理手段、运用集成化信息系统,开拓资产管理新思路,探索资产监管新机制,筑牢资产管理风控根基,构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促进公立医院内控制度更加完善、管理职责更加明确、监管机制更加高效、采购活动更加合理、财务数据更加精确,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多方面助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全面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背景下,科用国考结果,查找医院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差距。依托质量管理体系,将“国考”医疗质量指标纳入院、科级质量监测指标,采用PDCA大环(院级)套小环(科级)方式持续改进,质管办对指标完成全过程督导追踪。2020-2021年国考自评医疗质量指标显著提升,大幅度缩小与省市级三甲中医院差距。

  先后出台院级3个。“涉县中医院科研奖罚管理办法(试行)”,指明:研项目建设等数据纳入全年绩效考核;“涉县中医院关于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科研管理制度”指明医院课题的研究方向;“涉县中医院科研管理办法(试行)”,强调:课题入组患者的优惠政策。

  2020年度立项成功10项;2021年度立项成功8项;2022年度立项成功8项,其中指令性课题3项,并给予资金支持。共计26项。

返回